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脱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药、清除氧自由基、神经营养剂等治疗。
其中加用小剂量尿激酶15万U入生理盐水100ml中,30分钟滴完,每日1次,共15天,联合舒血宁15ml入5%GS250ml中,每日1次共15天。
国家“九五”攻关计划主要侧重于发病6小时内脑梗死的溶栓治疗临床与实验研究,对于时间窗内脑梗死采用大剂量尿激酶(50~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中30分钟滴完,每日1次,共10次。
最后得出结论,溶栓后欧洲脑卒中评分( ESS)分值增值迅速,溶栓后24小时有87.53%的患者 ESS分值增加≥10分,同时发现,发生非症状性脑出血和症状性脑出血比例为 8.54%,总病死率为12.12%,主要死因为大面积脑梗死与脑实质出血。
有报道应用小剂量的尿激酶对于时间窗外的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并没有出血病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小剂量的尿激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时间窗外的急性脑梗死,并与常规治疗相比较,结果提示前者的疗效更优于后者。
尿激酶对于新鲜血栓具有明显的疗效,而发病 6小时后,已梗死血管与组织发生形态学与生物学上的坏死,如果此时再施以抗凝药物,理论上认为增加出血几率,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性。
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时间窗外脑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尿激酶能溶解正在形成的血栓,并可预防血栓形成,促进血管通畅,由于剂量小,滴速慢。
舒血宁有血管扩张,并可增加梗死脑组织与半暗区脑组织的耐缺氧能力,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改善脑代谢等作用。
二者结合,一方面使血流通畅,一方面增强脑组织与脑血管的代谢。在这一过程中,舒血宁注射液起促抗凝与纤溶的作用。
在溶栓治疗注重时效性,安全性和个体性的同时,将溶栓药与针对缺血性脑损伤不同病理机制的神经保护药联合应用,溶栓是供血动脉开通,神经保护药得以充分到达治疗区而发挥作用,同时神经保护药可防止或减轻溶栓后的再灌注损伤,扩大治疗时间窗。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时间窗外脑梗死,在一定条件下是安全有效的,操作性强。